窗外的雾气尚未散去,写字楼23层的会议室仿佛悬在城市上空。
宋砚青站在落地窗旁,双手插在西装裤袋里,眸光顺着玻璃映照出微张的唇与眉间的利刃。
他将头微侧,听周慕岚在身后低声汇报。
“唐淮安约我们下午正式见面,想听我们对融资模式的想法。”
周慕岚语调平缓,眼里却藏着某种警觉,“之前电话,他不断追问市场扩张速度,还暗示——他的资金要交换管理权。”
宋砚青没有立即回头,而是让目光在远处天际短暂停驻。
昨夜的讨论还在他脑海回旋——团队刚刚集结,理念尚未真正磨合,内部压力与外部资本的挤压,像两堵无形的墙。
他深吸一口气,转身时神色己然重归于冷静。
“把预案准备好。”
他简明下令,“我们要的不只是钱,还要主动权。”
推门声轻响,林心妍走入。
手里捧着一份打印出的行业调研报告,她眉宇写着疲惫却难掩兴奋,“内容生态领域的数据最新更新,我们的首播互动模型受关注度高于行业均值。
但要做大,这点关注还远远不够。”
宋砚青接过报告,手指滑过页边。
他注意到林心妍的手指在桌面轻敲,暗自记下她对压力的反应。
团队不稳定,就如新生的公司,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期待和焦虑。
“心妍,你觉得我们路线是不是太激进?”
他突然问。
林心妍微微踌躇,看了眼周慕岚,又将视线落回宋砚青:“我相信数据,但商业太残酷了。
昨天内容团队争论到凌晨,有人担心资本一旦进场,项目方向会被迫偏移。”
空气一秒静止。
周慕岚抿紧嘴唇,轻声补充:“资本介入,是双刃剑。
唐淮安的条件,不是来扶持我们的梦想,而是来做裁判。”
宋砚青摊开调研报告,静静思考。
手机振动,屏幕闪烁着唐淮安的来电。
所有人的目光落在那一点。
他没有迟疑,果断接起。
会议室的氛围随通话转换,唐淮安的声音一如金融圈传言——极度自信、略带鄙夷:“宋总,听说你们模型跑得不错,数据很漂亮。
但我关心的是下半年能否盈利,这才是决定我下注的关键。”
“不盈利我不会投。”
他话锋骤然一转,又补上一句,“你们现在谈战略,只剩下空壳。
资金够不够、团队稳不稳,都是次要。
你们敢不敢让出决策权,才是我感兴趣的部分。”
宋砚青握紧手机,眼眸幽深如夜。
他没有立刻反驳,声音滴水不漏:“唐总,如果我们项目不持有运营权,你投的不是人,是数据和流程。
这样你看好我们吗?”
唐淮安冷笑,语气不屑:“市场不等人,宋总。
你要速度,我要安全。
合作很简单——我占两席董事会席位,有优先否决权。
否则,你提醒下团队别拿我的钱。”
话音未落,电话挂断。
会议室一时寂静,甚至连窗外车流的轰鸣都被屏蔽掉了。
林心妍低声:“这就是风险偏好极高的资本方,连合作的空间都不留。”
周慕岚倚在椅背,目光冷静分析:“他就是在试我们底线。
他要的不是看项目本身,而是看宋砚青会不会为了融资妥协。”
宋砚青走到白板前,毫无征兆地拿起马克笔。
他用力在白板上写下两个字:主动权。
“他押我们不是押产品,而是押我们的性格与判断。
我们不能让步。”
他环视众人,定定地看着周慕岚与林心妍,“宁可项目稍慢成长,也不能失去长远的控制力。
你们都明白吗?”
周慕岚点头:“你的底线就是我们的底线。”
林心妍也沉声附和:“技术、内容、团队,每一环都会被资本撕裂。
如果我们今天让步,明天别人就会拿同样的话逼我们让第二步。”
宋砚青沉吟着,将规划书摊开。
他注意到角落里艾格南的名片——这位跨国公司总裁,前几天才留下合作意愿。
在国际资本的博弈中,有可能是突破口,也可能是另一种险境。
他轻轻一推,将名片压在规划书上,“我们今天跟唐淮安谈,但下周安排和艾格南见面。”
林心妍皱眉:“国际资本会不会更危险?
艾格南的意图没人看得透。”
宋砚青语气坚定:“我们需要多一条路,但绝不主动投降。
先让唐淮安暴露底牌,反手再选机会。”
窗外天色缓缓转亮,会议室里的每个人都在思索即将到来的交锋。
资本、战略、信任,每个词都像刀锋,逼着他们在钢索上行走。
下午两点,团队与唐淮安在上海金融街的私人会所会面。
宽大会议桌两侧,唐淮安坐在主位,领带斜垂,神情里只有漫不经心。
他笑得自信而危险,“宋总,你应该明白,这个项目不到半年就会迎来竞品厮杀,你要的速度我可以给,但你得让权。”
宋砚青神色如常,周慕岚在旁协助补充团队优势。
林心妍安静落座,偶尔观察着唐淮安的肢体动作。
谈判桌上,双方就持股结构、董事会席位激烈碰撞。
唐淮安连续否定宋砚青提出的“均衡权力模型”,每一步都试图把话语权向自己倾斜。
空气里逐渐凝结出一种针锋相对的韧性。
最终,唐淮安低下头,翻看协议,“你们给我一个答案。
如果想要这笔钱,七天内签字。
否则,别再联系。”
宋砚青的指节在桌面敲击,冷静到极致。
“我们会给你一个答案。
但在这之前,这个项目的路,得由我们自己走。”
话音落下,唐淮安嘴角微微上扬,不再言语。
有人在场外送上茶水,氤氲雾气在每个人面前升腾。
会议结束。
宋砚青带团队离开会所,走回街头。
阳光下,他把团队召集在路旁咖啡馆。
周慕岚低声:“资本没那么好惹。
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被剥夺选择权。”
林心妍轻握着咖啡杯,眼里的光芒不再迷茫,“我们坚持,是因为相信彼此。
如果方向错了,多一场打磨也值得。”
宋砚青抬头望去,城市高楼倒影在热烈的光线里,像卷动的棋盘。
他知道,这只是序幕。
资本暗流初现,团队的磨合与坚持,也才刚刚开始。
桌上的名片与协议静静地躺着,在午后熙攘的街景中,把未来写进未燃的烽火。
队伍之中,信念正在缓慢凝固。
而变革的下一步,还在等待他们选择的时间。
最新评论